活跃在为人民服务的最前线鄂尔多斯市包

从草原深处到黄河岸边,有一种力量在汇聚:投身扶贫,服务群众;

从繁华都市到广袤原野,有一种信念在传递:助力扶贫,无上光荣。

在鄂尔多斯脱贫攻坚第一线,活跃着个驻村工作队、位驻村干部,他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心系群众、服务基层为目标,以精准脱贫、产业振兴为手段,深入到扶贫工作最基层,积极推动脱贫目标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上接“天线”寻资金、引项目,下接地气强党建、聚民心,已然成为黄河几字湾一道亮丽的风景。

选育管齐推进,精兵强将沉到一线

寒冬时节,走进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一排排别具特色的农家院错落有致,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鱼塘交相辉映,整个小村显得静谧而安详。

“村里的变化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村民杜世忠说,自从有了包联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帮扶,村里仿佛有了脱贫致富的“定海神针”。

兴于水、困于水。杭锦淖尔村虽位于库布其沙漠中,但紧邻黄河,得益于母亲河的“宠溺”,这个小村庄孕育出独特的生存之道。然而,由于沿黄地区河水浸渍严重,加之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等原因,一部分土地盐碱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去年10月,包联驻村单位鄂尔多斯市水利局传来了好消息:驻村工作队协助杭锦旗旗委政府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经过半年的对接协调,中华拓荒人计划——杭锦旗站正式启动。杭锦淖尔村在原有亩盐碱地基础上,流转村内63户农户集中连片、盐碱化较为严重的亩耕地,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由龙头企业进行统一耕种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形成千亩水稻示范种植区。帮扶单位还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对杭锦淖尔村进行了河道清淤、渠道衬砌、小南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着力打造水产养殖厂,发展起了水产养殖。

“沉睡资源”不再沉睡,黄河岸边的小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村里的变化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我们要努力带领村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市水利局驻杭锦淖尔村第一书记郝峰说。

杭锦淖尔村“蝶变”的背后,是鄂尔多斯市包联驻村工作的铿锵步伐。

市扶贫办第一书记张雪峰与农牧民群众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派驻白家渠村第一书记张谦来到60年以上党龄的老同志家里,为其授予“60年以上党龄”荣誉勋章

医院7位名蒙医专家分别与帮扶点巴嘎额尔和图嘎查的7个贫困户签订了一对一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制度先行“巧赋能”,部门协同“强合力”。鄂尔多斯市统筹整合各类干部资源,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包联驻村工作机制,形成统筹抓总、协同紧密的大包联工作格局。全市安排33名厅级领导包联督导9个旗区,52个市直部门一对一牵头包联苏木乡镇,形成了市级领导包联督导旗区、市直机关包联苏木乡镇、第一书记包联嘎查村的整体工作体系;织就了一张明确的包联驻村责任网格,形成了任务明晰、一盯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市旗两级层面分别组建成立了包联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常设办公室作为日常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全市所有包联驻村工作队的统筹协调、选派调整、日常管理和督查考核;选派了一批过硬的包联驻村干部,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驻村帮扶力量,建立完善了全市包联驻村工作“一村一队”精准动态数据库,市旗两级共派出包联驻村工作队个、人,一村一工作队、一村第一书记,覆盖全市所有嘎查村。

选育管齐推进,激发干部会干事活力、肯干事动力。制定落实了《鄂尔多斯市包联驻村工作办法》管总制度,细化完善了《鄂尔多斯市包联驻村工作指南》等配套文件,通过清晰明确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包联责任。对包联驻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和工作待遇提出了“四个保留”“四个明确”和“四个优先”的明确规定,“四个保留”即保留驻村干部的待遇、编制、职位和职数,“四个明确”即明确驻村干部的生活补助、交通医疗、办公住宿和人身保险的标准,驻村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下达至预算单位,“四个优先”即优先考虑驻村干部的正常职务提升、调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从体制机制上有力确保了包联驻村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状态。坚持考勤和考绩相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期满考核相结合,工作总结、民情日记与农牧民测评、嘎查村干部评议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综合评价、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年以来,全市共提拔使用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人。

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鄂尔多斯市把一大批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干部选派到了脱贫一线,广大扶贫干部深入地头,坐到炕头,访民情、听民意、察民生、解民忧,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帮扶画卷。

真帮扶惠民生,群众福祉挂在心头

群众的福祉,就是包联驻村干部行动的号角。从炕头毡房到田间牧场,这支脱贫攻坚的精锐“尖兵”搞规划、跑资金、落项目、抓配套,当起了村情民意的收集员、党建工作的指导员、经济发展的领航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出行难、用电难、如厕难、就诊难,这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巴音乌素嘎查积攒了很多年的难题。面对“四难”考验,鄂尔多斯市委编办派驻巴音乌素嘎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韩伟步履坚定:他跟市、旗交通部门协调,新建公路工程9.9公里,有效缓解村民出行难题;协调电力部门为贡古日巴小组变压器增容至千伏,进一步保障了近80户牧民的用电需求;86户村民在他的联系帮助下进行了“户改厕”,还组织开展义诊活动,给农牧民提供就医方便;

驻村五年,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的发展成了第一书记宋建强最大的牵挂。如今,村产业扶贫规划正在一步步实现。年,投资35万元种植了亩紫花苜蓿;年,借百企帮百村活动有利契机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亩耕地实现喷灌、亩耕地实现滴灌;通过“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对亩农耕地进行提升改造,种植玉米、紫花苜蓿,年实现盈利13万元以上;

云东集团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哈达图淖村签订了三方协议

“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是实心实意为民办事的好干部……”今年年初,一封印着达拉特旗风水梁镇盐店村名村民红手印的请愿书送到了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他们为的是挽留驻村干部任国。驻村两年来,他帮助村子兴修水利、平整道路、发展鹌鹑养殖项目和装载机租赁业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林下养殖场,从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入手,任国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踏遍村庄的角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次次交流谈心倾听群众苦乐冷暖,一回回辛勤奔波真心真情为乡亲,一个个为民举措亲力亲为惠民生。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许多扶贫干部成了真情帮扶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年以来,全市包联单位及驻村工作队共为个嘎查村引进项目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09亿元;实施土地整合项目个,整合土地50.6万亩;新修通村道路.6公里;打机井眼;改造农网公里,配变压器台;新建改建大棚栋;成立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企业个;组织协调家“百企帮百村”企业通过扶持产业、帮助就业、建设基础设施等累计投入超过3.98亿元,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鄂尔多斯市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乡风文明培育等纳入包联驻村“十项任务”,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包联驻村固本之举,推动形成“党支部主导推动、党员示范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力量协同、部门上下联动”的农村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牧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以及苏木乡镇、嘎查村、村民小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三年来,驻村干部通过组织引导农牧民有序参与农牧区事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整治村容村貌、宣传政策法规、弘扬文明新风尚、评选表彰先进典型等活动,为全力打造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的农村牧区鄂尔多斯样板贡献出包联驻村力量。

配班子强基础,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生态雕塑稻田景观阡陌纵横,凉亭水车休闲设施配套齐全,干净整洁的进村柏油路曲径通幽……乌审旗嘎鲁图镇神水台村呈现出的“田园山水画”倾注了第一书记王克胜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年,鄂尔多斯市社保局与乌审旗嘎鲁图镇神水台村结对共建,派出驻村工作队开展包联帮扶工作。“神水台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示范村、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何让美丽乡村锦上添花,我们驻村工作队感到压力巨大。”驻村伊始,王克胜的脑海里每天盘旋着村子的发展之计。

硬化道路21公里、组建宏阳劳务公司、协调50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接入18户2平米集中供暖、架设8.3公里供电线路安装升级3台变压器、安排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就业、破土动工集体产业项目玉米烘干厂、成立“伙场”志愿服务队、公布环境卫生整治“红黑榜”、调解矛盾纠纷发展庭院经济、疏通河道、植树造林……两年来,一串串数字、一项项举措、一件件惠民工程,都烙上了“包联驻村”深深的印记。

乌审旗无定河镇举办“党建领航企地合作推进消费扶贫决胜全面小康”主题活动

一束光,折射太阳的温暖。三年来,包联单位和驻村干部全力以“富”,在转观念、配班子、强基础、建制度上下功夫,引领农村牧区开辟致富路,为帮扶地区留下一支有脱贫真本领的“不走的工作队”。

——强班子,选优基层发展领头雁。包联驻村从建强嘎查村党组织入手,帮助抓班子理思路、建制度带队伍、抓通盘促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村牧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嘎查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开方子,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包联驻村重点工作,各旗区、苏木镇、嘎查村分别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目前,全市所有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个,占总数的65%;收入5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92个,占总数的13%。年全市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到4.5亿元,平均每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61万元。

——找路子,走好产业发展“振兴路”。制定实施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以开展“五星达标、特色培育”创建活动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打造个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抱团发展联动、加大投入拉动、以点带面促动等形式,有效整合资金、资源、政策、项目优势,进一步巩固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交上一份成绩单,还要留下一批好经验、一个好堡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互联网思维,将电商扶贫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领域、精准帮扶的重要模式和突破口,联合“京东云”等在全市农村牧区常态化举办电商培训,把电子商务作为县域特色新兴产业来培育,打通网络销售渠道中“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产品出村上行。

为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促进农企产销对接和产业帮扶、创新完善消费扶贫机制,引导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市包联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创性成功举办三届农产品展洽会,全力打造专业化、高品质、宽领域农牧业交流合作和商贸洽谈平台,全面打通农企互联对接、产品流通交易渠道。目前,三届展洽会共签约落地合作项目个、金额15.27亿元,现场直接销售各类农产品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鄂尔多斯市第二届农产品展洽会现场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万元,签约项目52个,签约总金额5.73亿元

开创企地合力助推消费扶贫新局面,树立鄂尔多斯包联驻村好形象。将企地合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和占稳农牧民“家门口的市场”,以稳定的供需协议、产销合作来推进消费扶贫。截至目前,全市已经与家驻地央企国企签订长期框架性协议个,协议金额10.74亿元;签订具体采购合同个,直接参与生产供应的嘎查村个,合同金额3.99亿元;根据合同已完成实际采购2.43亿元,其中,直接采购边缘户、脱贫监测户、脱贫巩固户农产品.89万元。

一本本厚实的驻村日记,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个个面貌全新的嘎查村庄,丈量出扶贫干部心系发展、胸怀民生的拳拳深情。千千万万怀揣着热情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帮扶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所在。(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caixingye.com/lchyfxbg/17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