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匈奴是曾经活跃在北方草原的天之骄子,原始匈奴部落大致是分布于蒙古草原北部及南西伯利亚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内蒙古大草原曾经是匈奴生活的地方,内蒙古也有不少匈奴墓,出土了一些匈奴文物。其中内蒙古博物院的“匈奴王冠”就是匈奴遗物中的精品。
匈奴王冠匈奴王冠
这顶匈奴王冠由鹰形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顶是由黄金锤打成半球面体的金片,球面上有浮雕的动物咬斗场景。其中有四只狼,两两对卧;还有四个盘角羊,也是两两成对。羊的身子被狼紧紧咬住,羊的后肢向上搭在狼的颈部。在这个半球面体的顶上傲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鹰的头和颈上镶嵌了绿松石,鹰的头、颈还可以左右摇动,栩栩如生。冠带以榫卯插合,上面浮雕了虎、盘角羊、马等等动物。
匈奴地图匈奴地图
匈奴王冠出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门其日格桃红巴拉阿鲁柴登。阿鲁柴登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在毛乌素沙漠的北部边缘。阿鲁柴登有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迹,早到新石器时代,中间有战国和汉代的墓葬,晚到魏晋时期。在桃红巴拉的每座匈奴墓几乎都有以野兽为装饰的头饰,匈奴人喜欢用他们熟悉的野兽来作为装饰。与匈奴王冠同一地区出土地的两百多件精美金银器显然也不是一般的匈奴牧民所有。
匈奴,虎斗牛金版匈奴,虎斗牛金版
这个匈奴王冠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胡冠”标本,年约是战国时期。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胡冠传入中原。王国维的《胡服考》中认为胡服之冠在汉朝叫“武弁”,古“弁”字读过“pán”。
桃红巴拉在秦汉时期被称为“河南地”,战国时期生活在这儿的是匈奴林胡王和白羊王两支,林胡王居于东,白羊王居于西。这个金冠可能就是林胡王或白羊王所用的王冠。
匈奴人匈奴人
《史记*匈奴列传》直接把匈奴人归结为“夏后氏之苗裔”,说匈奴人的祖先叫“淳维”,是夏桀的妾所生的儿子。商汤灭夏之后,淳维逃到了极远的北方荒蛮的大漠之中。自尧、舜以来,北方还有山戎、猃狁、荤粥等部族,淳维所带领的部落与他们渐渐融合,世代繁衍,这就是匈奴人的由来。欧洲人则认为匈奴人的起源是个谜,他们可能是当时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互相联系紧密的不同民族的统称。
匈奴王阿提拉匈奴王阿提拉
匈奴人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都长着亚洲面孔,除了核心族群是亚洲人之外,匈奴人中也夹杂着阿兰人、萨尔马提亚人、东哥特人和格庇德人。比匈奴人更早让欧洲人恐惧的游牧民族是“奇摩人”,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就挥师侵入南欧。比奇摩人稍晚,“斯泰基人”又侵入黑海沿岸。后来凡是生活习俗相近的游牧民族都被称为“斯泰基人”,包括匈奴人和哥特人。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里提到“根据南西伯利亚出土的黄金饰牌上的人像和蒙古呼尼河沿岸出土的头骨资料,原始匈奴族很可能含有印欧人种的因素。”
匈奴人匈奴人
《史记*匈奴列传》讲到匈奴人的生活说“随畜牧而转移”,其实也就是游牧。“逐水草迁徏,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匈奴人虽然逐水草而居,没有城郭没有农田,但是游牧也各有各的划分区域,也就是有游牧草场的划分。
匈奴人骑射匈奴人骑射
匈奴人非常擅长骑射,小时候就能骑羊,长大了能骑马奔驰。小时候就能射鸟射鼠,长大了能射狐射兔。射来的猎物就是日常的食物,剥下的皮革就是平常的衣裳。平时没事的时候放牧、狩猎为生活,但匈奴人很喜欢互相攻战,力大无比的人能擅拉弓的就是甲骑。不像中原的农耕文明,匈奴人打仗的时候胜了就乘胜追击,败了就立刻遁走,也不觉得羞耻。
匈奴人战斗匈奴人战斗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说,“匈奴人的金属带具很有特点”,不仅如此还采用黄金制作带头,也有铜、玉带头。此外妇女的盛装也很华丽。内蒙古准格尔西沟畔匈奴墓的女性墓主头饰上有金片、包金贝壳、金属珠、水晶珠等等。还有金、玉、松石制作的耳环和水晶、玛瑙制成的项链,简直就是珠光宝气。
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