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笔引黄入沙工程有多牛十几年来内

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6.html
综述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一大难点问题。谁能想到,我国的“两黄变绿”工程,为内蒙治沙创造了奇迹,这第一个“黄”就是黄河水,第二个“黄”就是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黄”沙。

恐怕李白写《将进酒》时怎么也想不到,这黄河之水怎么就不去海里,而是去沙漠了。二十年来,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在“引黄入沙”工程下,悄然发生着惊人变化。

库布其沙漠

爱好旅游的朋友肯定听说过“响沙湾”,它就是库布其沙漠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北部,总长大约多公里,在宽度上也有50多公里,在黄河“几”字弯南岸,距离北京只有多公里。

库布其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包括沙丘链和格状沙丘等地形,它是京津冀三大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干冷多风的气候,便逐渐形成了沙丘和沙漠地貌;到了汉代,沙漠化过程加快,库布其沙漠的规模逐渐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库布其沙漠的状况已经相当严峻了。

天时地利人和

在“引黄入沙”工程启动之前,杭锦旗地区的人们有两“苦”。

第一苦,是黄河流经杭锦旗公里,每年的过境水量就达到了约亿立方米,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凌期长达天。为预防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杭锦旗平均每年要投入多万元进行抢险加固。第二苦,就是杭锦旗人要通过网格式种植小株绿植,甘草固氮等方法,历经几代人的辛苦劳作防风固沙,常年累月与流沙作艰苦斗争。

年,我国开启了一项“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就是用“几”字湾中的黄河水去侵润沙漠。

人们挖掘河渠、建设输水系统,引出黄河水,以减轻防汛防洪的压力;另一方面,借助黄河水中自带的泥沙和水,去营养贫瘠的库布其沙漠。

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黄河水奔腾而来,一切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变化,短短七年时间,库布齐沙漠的生态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曾经的黄沙抓在手里就会溜走,现在可以挤成一团,沙漠绿洲里,共有20多种植株出现在沙漠中,更是有数十种水鸟来到此处搭窝,一切开始欣欣向荣。

惊天巨变

近年来,库布其沙漠因其生态治理的成功案例而闻名世界。我国不但通过“引黄入沙”,还通过退耕还林,禁止过度放牧,三北防护林体系,立体生态光伏治沙,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的综合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沙漠化趋势,实现了局部环境的好转,成为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之一。

曾经,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不足1%,如今,库布其沙漠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得到了绿化,植树成活率提升到80%以上,植被覆盖度达到了65%,较10年前增长了30%以上,生物种类达到种,流动沙丘得到全面遏制,保卫了黄河“几字弯”多公里的生态安全,“几字口”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发生悄然改变。

展望未来

整个“引黄入沙”工程花费不到15亿,结合我国的综合治沙方法,改变了一个地方的命运。去年,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开幕,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来自国内外约位政商人士、专家学者受邀出席。

希腊前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感叹说,他看了库布其沙漠后感到“非常震撼”。他说:“我看到了人类可以把沙漠变成一个绿洲,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它可以把一个噩梦变成一个愿景,变成充满快乐、希望的前景。”

结语

“引黄入沙”工程是人类治沙史上的一个神来之笔,它展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治沙效果。

大自然的力量虽然令人生畏,但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因地制宜,改造我们的家园,改变我们的地球,让它变得更友善,更美好,与人类和谐共生,共同繁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caixingye.com/lcjghyyj/19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