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县风水太阳能利用率高,无霜期长,农产

磴口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下辖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东连杭锦后旗,北与乌拉特后旗接壤,西靠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面积.6平方公里。辖4个镇、1个苏木:巴彦高勒镇、隆盛合镇、渡口镇、补隆淖镇、沙金套海苏木。

年,磴口县户籍总人口为11.44万。

年,磴口县地区生产总值46.07亿元。年7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

特产,肉苁蓉

肉苁蓉,又名大芸,为列当科二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的沙质土壤和半沙质的草原地带。有“沙漠人参”之称。

地貌

磴口县县境地形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山地、沙漠、平原、河流四种类型:北部是高耸巍峨的狼山山脉,为土石山区,面积.3万亩,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西部是广袤的乌兰布和大沙漠,地表为沙丘和沙生植物覆盖,面积.9万亩;东部为一望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平原区45.6万亩,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纵横,灌溉便利;南面是奔腾咆哮的古老黄河,黄河水域7.3万亩,整个地形除山区外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逐步向西北倾斜,从东南总干渠引水闸到西北乌兰布和沙区,坡降23米。境内海拔最高米,最低米。

气候

磴口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春秋短暂,夏季炎热,降雨量少,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积温高,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小时以上,年无霜期在-天之间,年平均气温为7.6℃,植物生长期的5-9月份光合有效辐射40.19千卡/cm2,植物生长期的积温约为℃,生长期昼夜温差14.5℃。年平均降雨量.5mm,年均蒸发量.6mm。

土地资源

磴口县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65.3万亩,盐碱地2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延伸到磴口境内.9万亩,有近万亩沙地适宜开发治理。

水资源

磴口县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黄河年均流量在-m/s之间,据有关资料统计,6年磴口县水利资源总量达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立方米。

风能资源

巴彦淖尔市风能资源具有丰富区面积大,有效风时多、风能品位高、稳定度较高、连续性好等特点。磴口县北部地处在贺兰山和狼山风口上,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据测量,年平均风速达4.5米/秒,年≥3米/秒的时间达小时以上,大于或等于6m/s风速的时间每年有2-小时以上。

太阳能资源

磴口县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是自治区规划的发展太阳能发电的重点区域。太阳的年总辐射量为-瓦/平方米之间。

古城遗址,阿贵庙

阿贵庙属“红教”,即宁玛教派,尊莲花生为师祖,公元年莲花生就在此开始了传教活动。庙宇始建于公元年,占地多公顷,海拔米,定藏名为“拉西布仁·嘎定林阿贵”,阿贵即山洞,因此处奇洞攀岩,仙境妙笔,故得名阿贵庙。整座庙宇雄伟壮丽,结构紧凑,属典型的藏式建筑。

窳浑古城遗址

窳浑古城,蒙语为保尔浩特,汉语也称土城子,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约三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年)。该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最长米,南北最长米,北与西北被沙漠覆盖。

临戎古城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磴口县补隆淖办事处河拐子村西。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年),是汉武帝建立的朔方郡郡址所在。该城呈长方形,城墙由黄土夯实筑成。南北墙长约米,东墙长.5米,西墙长米,古城的西北部及东北部还残留着0.5~2米高的土垣。

三封古城遗址

亦称陶升井古城,位于磴口县原哈腾套海苏木约5公里处,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年)。古城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土垣长约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残存的土垣。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南2公里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同时兼有发电、交通、旅游等多项功能。

纳林湖

纳林湖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纳林套海农场境内,距离磴口县县城40公里,交通便利。该湖地处阴山山脉南部,三盛公水利枢纽风景区北部,哈腾套海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她位于黄河水利枢纽、阿贵庙、鸡鹿塞、汉代古墓群、生态园区等景点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大的旅游区域的驻足休憩的理想场所。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主要生长有甘草、花棒、麻黄、肉苁蓉、锁阳、沙棘、梭梭等多种名贵药材和稀有植物,并有大小湖泊多处。

冬青湖

冬青湖景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县城55公里。湖水面积亩,由主湖、东湖和南湖组成。丰水时水深5米,枯水时水深3米,湖水清澈见底。湖中有草鱼、鲤鱼等鱼类,有芦苇、水草等植物。

梦幻峡谷

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与阿拉善左旗交界处的敖伦布拉格镇境内的阴山余脉中,距磴口县城90公里,被当地牧人誉为“七彩神山”。在地理学上“梦幻峡谷”属丹霞地貌。

文章整理编辑,内蒙古磴口县历史文化诵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caixingye.com/lchyfz/17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